2020年11月02日 09:55:31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佚名 浏览数:210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近代名人辜鸿铭以“四洋”概括一生:“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那么,这“四洋”到底是如何划定的?
一般来说,“洋”指的是自然地理中海洋,如世界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中国历史上也有“四洋”,分别是东洋、西洋、南洋、北洋。那么,它们究竟在哪里?
最早出现的是西洋
西洋一词产生于宋,据《西山杂记》记载:五代时泉州蒲有良到占城,出任西洋转运使。其中,西洋,专指印度南部沿海地区。还有汪大渊《岛夷志略》多处提到“西洋”,《异域志》则有专门“西洋”词条。
明朝继承了前朝概念,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指婆罗洲、马六甲及其以西的沿海各国。
郑和下西洋的航图
再到更晚,随着欧美列强与中国交流增多,“西洋”成为对西方各国的泛称。
东洋一词产生于元
东洋,相对于西洋而论。元大德年间的《南海志》有“东洋”初步划分,指中国东南的沿海及东南亚群岛国家。
明朝早期沿袭元朝划分方式。张燮著《东西洋考》以今文莱为分界,将吕宋、苏禄、猫里务、美洛居等组成的区域划为东洋,与北方的东番(今台湾岛)相邻。以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与文莱为界,以东称为东洋,以西称为西洋。
这里的东洋,是广义的大东洋,辜鸿铭“婚在东洋”中,是更狭义的东洋,特指日本,系近代以来形成的概念。日本海,也被称为“小东洋”,相对于大东洋——太平洋而言。
近代出现的北洋和南洋
北洋和南洋,狭义指的是北部和南部海洋疆域。
东洋、西洋、北洋、南洋示意图
北洋指的是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渤海岛黄海一带;南洋指的是南部海疆。如,晚清设立北洋、福建、南洋水师,大致划分了各自管辖范围。
三大水师中,北洋水师最为壮大。晚清重臣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负责洋务运动,并以天津为活动中开展政治、军事、商业、教育活动。以李鸿章为领袖,形成了晚清民国的重要臣僚派系,称为北洋派。北洋还衍生出“北洋政府”“北洋军阀”等新生词语。
广义的南洋与西洋、东洋相对,是明朝以来对南海附近东南亚诸国,包括马来群岛、新加坡、印尼、菲律宾,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中国大陆以南领土。“下南洋”是明清以来著名的移民活动,今天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多数是下南洋中国人的后裔。
明清以来,中国人下南洋的示意图
所以说,近代名人辜鸿铭说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具体指他生在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过西洋科学和语言,在日本结过婚,在北洋政府任过职。
总的来说,东洋、西洋、北洋、南洋——跟自然地理的四大洋或五大洋不同,这里“四洋”指的不再单纯是海域,而是中国为中心视角下,产生的人文地理名词。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