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4日 05:49:00来源:华州文史荟萃 作者:张小元 浏览数:195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曾记何时?“塬狼”,一个响当当的名词诞生了,在华州区几乎家喻户晓。
提起“塬狼”一词,华州人都极为熟悉。过去因为塬上地方极为贫穷落后,很多塬上人不经常出门,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因此见多识广的县城人,总喜欢把塬上人称为“塬狼”。
华州塬区风光 知足常乐摄
然而,塬上也有富裕人家,有在县城里上班工作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上学及工作两不误,于是就将孩子转到县城上学,那时县城与乡下的学校几乎差不多,但是塬上的孩子在学校,被人誉为塬上娃或者说是“塬狼”。只要塬上人一张口说话,“哎”和“二”马上就有标准的定义。无论在学校或城里的任何角落,每每听到塬狼一词,塬上娃心里总不是个滋味,有一种低人一等或者说是被人瞧不起的感觉。
久而久之,这种称谓塬上娃早已习惯了,时间一长就不以为然了。因为塬上娃的秉性憨厚老实不爱说话,但凡面孔呆板,瓷马二愣的孩子,人们都会说——这是塬上娃。我的口音虽与塬上人有所区别,但我仍是“塬上人家”。以前我听到城里娃说:“塬狼”二字,我便怒火中烧,总认为这是在调戏我、欺负我,恨不得扑上去美美的把他揍一顿,以解心头之恨,出一口被人嘲笑的恶气。
随着改革春风的吹起,塬上娃的思想意识形态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塬上娃,紧跟时代的发展,往日的自卑感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
慢慢的与塬下娃互惠往来,相处比较融洽,每当他们再次唤起“塬狼”的称谓时,塬上娃就会当仁不让,反齿回称“川猪”。这种称谓又递进了“狼”与“猪”的对比,反唇相讥是用语言修辞捍卫尊严……,种种戏语只能做调侃的佐料,它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因为有了好政策,塬上娃如同遇到了加油站,他们给足马力走出家门,在广阔的天地施展着各自的才能。很多塬上娃为摆脱贫穷落后,向往着城里人的生活,在学习中孜孜不倦,刻苦用功,扎实超凡。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恒心,他们无论在学业,工作上都相继取得了一定成就。
时过境迁,沧海变桑田,如今的塬上娃不再被“塬狼”二字骚扰,在此,感谢这种称谓给予塬上娃足够的勇气。茫茫人海,称谓只不过是一种代名词。狼站高处,独领风骚,俯瞰江山如画,用憨厚忠实去展望未来!
我——就是标准的“塬狼”。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