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9日 08:51:16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地图讲史 浏览数:202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商洛市行政区划范围。
战国初期,今商洛市地区属秦楚争夺之地。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也是这个时期今商洛市地区开始归属秦国。
秦朝
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商洛市境内只存上图一个县治,属内史。
商县,秦置,治今丹凤县。隋开皇四年(584年)改为商洛县,唐武德二年(619年)移治今丹凤县商镇。金贞元二年(1154年)废,未延续下来。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商洛市境内只存上图两县,均属弘农郡。
上雒县,西汉置,今商洛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三国魏改为上洛县,元并入商州为州城。民国初州城改为商县,1988年改商州市,2002年改商州区,至今。
西晋
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析京兆郡置上洛郡,治上洛县,辖区如上图。
上洛郡是今商洛市地区首个本土地级行政机构,其隋初废,和下文中的上洛郡不是一个行政建制的延续。
隋朝
上图为公元612年隋朝时期。此时今商洛市境内只存上图四县,均属上洛郡。
洛南县,隋开皇五年(585年)改拒阳县置,今洛南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洛南县古城镇,后迁至今址,延续至今。
丰阳县,西晋末析商县置,治今山阳县。金贞元二年(1154年)废,未延续下来。
唐朝
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此时今商洛市境内只存上图五县,均属商州。
商州,今商洛市地级行政建制的前身。北魏太延五年(439年)置,初名荆州,旋改洛州,北周改名商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上洛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为商州。
安业县,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置,治今柞水县。唐乾元元年(758年)改为乾元县,五代改名乾祐县,元朝废,未延续下来。
北宋
上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和唐朝时期相比,西部的乾祐县改属京兆府,其余无大变化。
元朝
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元明两朝三级和四级行政区划并行,笔者画的是二级行政区划。此时商州依然辖县,行政隶属关系如洛南县属商州,商州属奉元路,奉元路属陕西行省。
明朝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此时今商洛市境内只存上图一州城四县。行政隶属关系如元朝,各县属商州,商州属西安府,西安府属陕西布政司。
商南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今商南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延续至今。
山阳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置,今山阳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延续至今。
镇安县,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今镇安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柞水县下梁镇境内,后迁治今址,延续至今。
清朝
上图为公元1820年清朝时期。此时今商洛市境内只存上图一州城一厅四县。此时的商州为直隶州,属陕西省管辖。
孝义厅,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今柞水县行政建制的起源。1914年更名柞水县,延续至今。
厅是清朝用在新开发地区的行政机构,分直隶厅(地级)与散厅(县级)。孝义厅是散厅,主官为正六品的通判。
民国初
上图为公元1914年民国初期。此时今商洛市地区一分为二,南部属汉中道,北部属关中道。1928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1960年建国初期。1950年置商雒专区,辖区已与今无大差异。1958年丹凤(1949年置)、柞水二县曾撤销,1961年又恢复。
1964年“雒”改为“洛”。1969年商洛专区改置商洛地区。
当代
随着2001年撤地改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商洛市行政区划史,秦朝时期境内建制的商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其行政建制并没延续下来,只留下一个商镇。如今的商州区的行政建制可追溯到西汉,为现存的县级行政机构中的首县。
商洛市的地级行政建制源于北魏太延五年(439年)置的荆州,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