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0日 07:20:00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佚名 浏览数:207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随着传统文化日益被人重视,抱拳礼、汉服等等也重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即抱拳礼,拱手礼也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有些人说那我右手包左手行不行?
那意思就完全相反了,不是吉而是凶,不是行礼而是挑衅。为什么左右一换就不一样?当时我也有一个疑问,在网上查了一下,发现那些答案并不让人满意,只讲这样做的意义却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和逻辑。
今天我在上班的路上脑子中突然冒出一个词:戴九履一,我突然弄明白为什么一定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了。
如果你对洛书有些了解,看到“戴九履一”肯定能一下子冒出来洛书的整个结构图。
怎么安居一直是上古时期人们最重要的事情,他们经过无数次尝试得出必须有两个关键点:找到北、确定中心,然后顺其规则行之。
夸父追日就是找北的过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现代人很奇怪夸父为什么要去追太阳,更奇怪这么傻的行为居然记载在故事之中,流传几千年。
这篇文章现在入选小学课本。有些教师在分析这篇文章时为了突显正能量,说夸父在跟太阳赛跑,最终还是失败了,但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不懈、以及宏大的志向值得我们学习。
小学生能体会吗?估计一些小朋友会想,夸父太傻了,居然笨到去地球上追太阳,还要让我们去学习。
如果教师能给小学生讲清楚,夸父不是在追太阳,他是在测太阳的影子,他手中的杖就是测量工具,他从黄河、到渭水测量太阳影子的变化,不断地往北走,以古代这么落后的交通工具,他要穿越无数险阻,大江大河,需要付出多大代价,最后牺牲在自己一生坚持的事业上。
这样夸父的科学家形象就出来了,小孩子也能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这么久,该学习什么了。否则他们会觉得夸父好奇怪。
北由夸父搞定了,那中心呢?
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史记·十二本纪·周本纪》
天下之中由周公搞定,一个北,一个中接着一系列的文化就产生了。
传统文化中别看诸子百家纷繁复杂,无非也就两件事,找到北,也就是找到方向,确定天下之中,也就是认清自己。然后顺其规则而行,或礼,或道,或纲纪,或天等等。你以这两个逻辑点去看儒、道、法、墨、兵等等,无一不是如此。天下之中和方向找准之后我们就可以建立起坐标,运用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或者说是天道运转安排我们的一切生活起居和其他社会活动包括生产。
这种逻辑的确立成了我们文化的基点,很快就覆盖我们生活的全部,包括人体。
戴九,你可以理解成脑袋,履一可以理解成脚,这样等于说在人体上找到北了。9为南,脑袋代表南方,1为北,脚代表北方。
运转方向自然是由北向南顺时针运转了。
头和脚的位置确定之后,左右手就可以确定了。左手在3,在东方,右手在7在西方了。
东方属木,代表春天,代表生机。西方属金,代表秋天,代表用兵杀伐,因为古代农业社会很注重天时,错过农时就意味着颗粒无收,甚至饥荒。
你肯定听过秋后问斩,秋后行刑,但肯定没听过春后问斩,春后行刑的说法。杀伐这些事情都在秋天做。春天代表生机,不能杀伐,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有生存的权力。在这种逻辑下,孔子的“天下大同”观就很自然地出来了。
这样一说相信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左手要在前,右手要在后了。因为行礼自然是生机在前。右手在前就代表杀伐居前了,别人看完就知道你明显在挑衅,这类似西方的竖中指。
有人说女人为什么刚好反过来。这里知常容觉得应该是男女为一阳一阴,男子属阳,女子属阴。所以女子做的动作刚好与男子相反而不是网上所说男左女右。
男左女右在我看来是进入男权社会之后,男人们硬生生造出来的文化。男女为阴阳,是为一体,缺一不可这是古人的认知,至少到无性繁殖没有出来之前,这句话还是管用的。
一体是没有高下的,但是到了周朝就出现尊天卑地,乾为男,坤为地,男尊女卑的观点就很自然地流出来了。
另一方面说明男左女右是确生生造出来的理由是男主生,女主刑杀,你觉得这个逻辑靠谱吗?所以男左女右应该在尊天卑地的思想出现之后再演化出来的。他是两大逻辑支点的异化,而不是顺承发展。
《道德经》中也出现较多次数的左右。
31章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如果你清楚左和右,一个表示生存,一个表示杀伐,你就知道为什么居贵左,兵贵右的道理了。
再比如31章还出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79章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些句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左右理解之后,我们就能明白皇帝为什么要背北面南而坐,而不是坐西朝东呢?
《道德经》中说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所以坐北有居下之意因为北是起点,履一嘛。当然北又是方向,我们形容一个人找不到方向,就会说这个人找不到北了。
坐北就告诉所有人,皇帝就是方向,天下臣民应该汇集到皇帝这里来。上面也提到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逻辑就是找到方向,确定中心,坐北包含这两个逻辑。
当皇帝背北面南之后,他的责任也规定很清楚,左东,也就是生机,给老百姓生机,给天下生机是他的责任,右征伐就是保护老百姓,执兵事。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左手为慈,右手为肃等等。
同时居北也表示安静,君王应该少折腾,老百姓则是充满生机,应该是活跃的。一静一动构成阴阳平衡。
坐西朝东显然就没有这种含义在里面了。
皇帝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背北面南这4个字就已经完全高度概括了,这就是文化。
很多人奇怪中华文明为什么断不了,因为我们的文化源于对天地的认知,然后再演化出我们的一切准则,逻辑,包括以此产生的文化,最终又溶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中。只要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文化就不会断,会代代相传,因为这是融在骨子里。
【声明】本站为纯公益、非营利性网站,旨在将陕西乃至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图汇集于此,供更多公众免费交流、学习。本站未注明出处的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站无意侵犯原作者或著作权拥有者合法权益,亦无任何将之用于商业获利目的和行为。若本站无意转载其文图,或在原文中无标注原作者,请通过电话13384928744(微信同号),或76517731@qq.com邮箱告知,我站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或按原作者要求补充标注,并对原作者致以真诚歉意。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