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2日 12:35:59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admin 浏览数:5788 责任编辑:
凡住过陕北土炕的人,都知道它的好处。那份冬暖夏凉、亲情温馨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它记载了陕北人繁衍生息、奋发自强的生活痕迹,让人一生受益,它昭示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的民风民情千秋轮回。
原始的陕北土炕“土”的掉“渣”。它孕育于黄土中,立足于黄土地;它以土为主体,又接纳歇息着以土为生的群体;所以从它的祖先到它的子孙,无论它体积多大面目几何,它的名字都叫“土炕”。
于是在黄土高原上有了土炕。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态中,从篝火石窟遍地狼烟的荒蛮游荡中,集合在一盘盘土炕上,人类便有了一个个“家”。
陕北土炕如同负重的黄牛驮载了太多的责任。春秋季节烧上一把火,逼逼潮气暖暖腰身,老汉们背庄稼翻大山腰不酸腿不痛。冬季火坑一烧满房暖气,老人们盘腿而坐,磕瓜子吃红枣,谈论家长里短的事情;孩子们爬在土炕上,肚皮烘的暖暖的,写作业翻小人书;小媳妇们摊开彩纸拿起剪刀,剪窗花糊灯笼,抖开布头量鞋底纳鞋垫;勤快的婆姨们把黄豆绿豆黑豆分别倒在几个水缸和坛子里,放在热锅头盖上大被子,不几天就生出白白嫩嫩的豆芽子,或送人或自家吃或上街卖;一家之主噙上老烟杆,撮起的眉头里谋划圈里的猪几时能宰杀,栏里的羊几时能长大,舍里的鸡几时会下蛋孵仔,明年的春播夏种,田里的庄稼能有多少收成……
在新建的平房小院中,虽然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可老人们住的房间里仍然要盘上一盘土炕,那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习俗,依托他们一生的老伙计。生活好起来了,陕北的土炕也在随着变化。虽然“腹”中还是土,有些则使用上水泥浇铸的条形炕沿,磁砖贴坑的前脸,再做上一块凹进去的地方放鞋或杂物,这时的土炕根本不掉土“渣”了,也具有了现代的气息。
陕北土炕是汇聚人生和智慧的集散场所,陕北的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步,仍把灵魂留在他的土炕上。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