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4日 11:10:32来源:本站来稿 作者:寇培峰 浏览数:3822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本站讯 文图/寇培峰】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下、沮水之畔坐落着一座现代化文明监狱——陕西省红石岩监狱。在2016年全国监狱文化建设先进监(所)案例评审会上,经过投票推选,这所监狱从众多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十大文化监狱建设先进单位。
3月21日下午,陕西文化网一行在秦岩主编的带领下,走进红石岩监狱,与狱方相关领导共同探寻传统文化在监狱文化建设和犯人改造中的独特功用。
从监狱大门向主监院深处望去,随处可见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静秀雅致的园林绿化,古典肃穆的传统文化广场,悬挂于监舍楼两侧的文化竹简以及韵味十足的文化长廊使来宾感到文化氛围的浓郁。
教育科乔彬科长陪同大家在教学楼对服刑人员阅览室、图书室以及教育改造精品工程“细雨之声广播”进行了参观。并详细地介绍了狱方如何利用图书、影像和各种传统文化讲座,对服刑人员进行全方位的教化。监狱已连续12年实现罪犯“零脱逃”。而且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一直处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在监狱文化机制建设方面,红石岩监狱形成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色,建立、完善了“日行一善、以善养德”的机制。实现了罪犯教育月月有活动,区区有特色,正面教育、文化熏陶、技能培训有机结合的格局,服刑人员学习传统文化的改造氛围悄然成风,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服刑人员违规率明显减少、主动给父母写信、打亲情电话,道歉声和低头流泪的人多了,积极劳动、踏实改造、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多了。
在整洁有序的监狱餐厅,服刑人员在干警的带领下忙碌着准备着全监2000多名服刑人员午餐,一名干警对饭菜做着留样检验。餐厅一间屋子里,几名服刑人员正围坐在餐桌旁。教育科乔彬科长介绍说:为了感化服刑人员,监狱特设了生日餐厅。其中一名服刑人员说:“入监3年了,每年的生日都有干警陪同过生日。”语句中无不流露出对政府的感恩之情,纷纷表示积极改造,早入回归社会,重回家人怀抱。
为了使服刑人员出狱后能够有一技之长,狱方在组织劳动时,特别注重服刑人员的技能和技巧锻炼。正如车间墙面的几个大字“劳动创造生活”,使其在通过劳动改造的同时,也能对今后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规划。
在监狱领导的陪同下,一行人观看了由专业干警组织,抽调各具文艺才能的服刑人员组成的文艺队的演出。
通过有组织的训练,文艺队每名服刑人员都各怀才艺。架子鼓、钢琴、小号、唢呐、吉他、腰鼓等所奏响的旋律,都变成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狱警辛勤付出的感激。
参观结束后,红石岩监狱政委陈海峰、纪委书记孙国栋、副监狱长高生亮及教育科科长乔彬等陪同大家观看了红石岩监狱宣传片,各位领导对监狱近年来监狱文化建设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秦岩主编也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提出了此次来红石岩监狱的愿望:一是引领“三秦文化大讲堂”走进监狱;二是引领本土传统技艺走进高墙;三是寻求一些 “无徒可收”的非遗传承人可否将“绝技”传教给服刑人员的契机。
对此监狱领导表达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与陕西文化网长期合作交流,共同促进监狱文化的建设,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墙内落地、生根、发芽、壮大。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