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2日 21:24:26来源:本站撰稿 作者:文言 昱智 浏览数:13285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本站讯 文/文言 摄影/昱智】7月22日下午,一场精彩纷呈的“刻皮成影说执着”公益文化讲座在省艺术馆举办。
东路皮影戏乃中国影戏之开山鼻祖,宋代高承“事物纪元影戏”中说:“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 清富察敦崇在其《燕京岁时记》中言:“陕西皮影戏历史悠久,西安则是中国皮影的发源地。近代陕西皮影流派极多,粗略言之,东路有碗碗腔皮影,南路有道情皮影,西路有弦板腔皮影,北路有阿宫腔皮影。四路影戏,尤以碗碗腔、老腔皮影最为古朴。据民间传说,自明以来,即在西安的二华(华县、华阴)潼关地区流行。”
碗碗腔作为皮影戏的一个剧种,在陕西相当流行,据考证它的演变发展至少经历了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以多变的唱腔和细腻、优雅的音乐而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如今,在西安,提起碗碗腔的著名艺人,没有人不知道李世杰的,他与汪天稳、江国庆被人们誉为“皮影三剑客”。
汪氏皮影,以其精密准确而堪称样板的造型、细致严谨而不失洒脱的雕刻、流畅遒劲而毫无滞涩的刀工、变化求新而继承传统的风格,成为陕西东路皮影乃至整个中国皮影界的代表。
李世杰,七岁随父学戏,十二岁登台,视戏如命,脑子里存了150多部戏,素有“碗碗腔王”之称。
此次由陕西文化网主编秦岩与西安文言创意策划工作室,经过20多天的组织、策划,将李世杰、汪天稳这两位国宝级艺术结合在一起,同台献艺,给古城皮影和碗碗腔爱好者奉献了一场别出心裁、难得一见的“皮与影、戏与腔”的艺术大餐。
讲座一开始,皮影研究专家刘根友先生从皮影的历史渊源、传承流变、风格特点以及其他国家的皮影形式做了详尽的讲解。
随后,84岁高龄的李世杰老人,自弹自唱的一曲《王允献连环》,将诸侯混战的东汉末年。董卓吕布父子联手专横跋扈、专政篡权、乱杀忠臣。司徒王允忠心保国,与义女貂蝉商议定计,为国除奸的故事,演绎得如歌如泣、如痴如醉。
那句他在《秋菊打官司》片中,随着秋菊每次出门“讨说法”的背影而响起的经典唱段“唉,走咧——”,使观众领略到原汁原味的秦韵唱腔,感受到陕西戏曲的魅力。
由于当天汪天稳大师因病住院,他的女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华县汪氏皮影”传承人,汪氏皮影家族的“女掌门”、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汪海燕从自己的学艺历程和“汪氏皮影”的制皮、雕镂、敷色和缀钉等全部24道工艺及“推皮走刀法”技法做了详尽的解说。
讲座当天,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亲传弟子王君青先生和碗碗腔大家温喜爱先生,也来到了现场。温喜爱先生在听完来自延安的碗碗腔爱好者刘靖云的演唱后,十分激动。表示愿意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艺术传授给热爱碗碗腔艺术的年轻人,使这门艺术能够发扬光大。
“三秦文化大讲堂”是陕西文化网在陕西省艺术馆策划组织的,定期邀请本土有代表性的文化精英、学者和非遗传承人等,传播他们的思想、展示他们的技艺,弘扬网站首倡的“国学、国礼、国乐、国艺”,使更多人了解陕西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纯公益的文化讲座。目前讲座已成功举办近30场,听众4000多人次。成为文化部“2017年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活动也由中国文化网络直播平台等多家直播机构在线直播。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