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4日 15:55:53来源:头条号 作者:慕名世纪文物鉴定 浏览数:3162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漆”并开始使用,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
漆器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脱胎是以泥土、石膏 、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 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一百多道。
传统装饰技法有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甸等;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 、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 、牙雕 、木雕 、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丰富多采。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