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 13:14:04来源:头条号 作者:国学分享 浏览数:935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旧唐书·魏征传》也有一段记载说得是这个成语:魏征是隋末唐初著名的政治家,他尽心竭力辅佐唐太宗十七年,始终以谏诤为己任,有时甚至犯颜直谏、面折廷争,阻止或纠正了唐太宗许多错误行为和主张,为“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去世之后,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作为镜子,可以端正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亡;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很好的镜子啊!”
话说唐太宗身边有两位监督他言行的“明镜”:一为长孙皇后,另一位是忠义贤良的魏征,皇上一有过错,他们立即巧妙地指出。据《贞观政要》一书所载,唐太宗喜欢一只小鹞子,一日正在玩鸟,魏征来了,太宗怕魏征指责自己,赶紧把小鸟藏在怀里,不让魏征看到。魏征装作没看到,故意留下来与他商谈国事。太宗心里虽为鸟焦急,却也怕暴露,因为他信任、敬畏魏征。等魏征走后,太宗取出怀里的小鹞子一看,小鹞子早已断了气。他回到后宫大发雷霆说:“我非杀掉这个魏征不可!”
皇后知道他说的是气话,问明原因后,上前行大礼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唐朝有魏征这样的后臣子,又有您这样的好皇帝,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好现象,国家兴盛指日可待。”唐太宗听完这话后渐渐平息了怒气。而唐朝在贞观年间推行的“贞观之治”,把唐朝推上了历史的鼎盛时期,真正实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后来魏征死了,唐太宗哀痛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征不在了,朕就少了了面镜子。”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