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2日 07:32:09来源:头条号 作者:佚名 浏览数:910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我们喜爱欣赏古画,不仅因为可以收获美好的审美趣味,还可以通过揣摩作者的意图,领会诗情画意、陶冶情操,更重要的一点是,那些流传至今的古代写实画作,可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哦,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如果再结合古画的年代背景和诗词文献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眼镜
明代的《南都繁会图》中我们可以找到好几个戴眼镜的老人,看来老花镜已是明朝市井间的寻常之物了。
墨镜
这一幅图画描绘的是一间眼镜铺,一名顾客正在试戴眼镜,看样子还是挺时尚的墨镜。
拖鞋
宋代《五百罗汉图》的局部
画面中有一双拖鞋,而且还是“人字拖”哦,看来古人也很看中生活情趣哟。
熨斗
在唐代张萱的《捣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把用来烫平衣服的熨斗,不过造型跟今天的熨斗有点不一样,唐诗《捣衣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说的就是用熨斗烫衣服。
双陆
双陆是一种流行于唐宋时期的棋类游戏,今天已经佚失。唐代周昉的《内人双陆图》,画有两名宫女正在下双陆,棋子的形态看起来有点像国际象棋。
躺椅
这幅图画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人已经在使用这种便携、舒适的躺椅。
枕凳
枕凳,既可当作枕头之用,也可以是中医请患者将手腕搭在凳上,按听脉象之用的枕凳。凳面板微凹,长不及尺,高三寸许,可以作枕,凳上常备特制棉垫,用带和四足系牢。
隐几
图中的隐几是一种供休息用的躺坐器具,不少古诗词都提到了,这种简约实用的小玩意。
椅
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展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刘松年的《十八学士图•展书》就画了一张靠背椅、一张扶手椅,图中的书桌是镶嵌了大理石板的黑漆花腿桌。
坐墩
南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观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刘松年《十八学士图•观画》上就出现了一个鼓墩,宋代很常见的墩形坐具叫做“坐墩”,从造型看,比凳更为美观。
床榻
南宋人摹《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博物馆藏)
南宋人摹《韩熙载夜宴图》 (北京博物馆藏)的“听乐”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宋代的床与榻。图中的床为帐床,三面有围子,铺有床单,帐帘卷起,露出一面围子与一角锦被,榻是黑漆的围子榻,围子绘有装饰画,上面坐着主人韩熙载与一位红衣客人。
小炭炉
清代 姚文翰 仿宋人《茗园赌市图》局部
清代姚文翰仿宋人《茗园赌市图》的局部画面,图中用来加热茶水的小炭炉,非常精致小巧,可以随手携带。
香饮子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一个路边摊上,挂着一个招牌,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市场上当然就有各色饮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还有冷饮消暑。
学步车
明代 《童戏图》
明代《童戏图》中的那只小推车,就是古代的幼儿学步车吧?
小象玩具
南宋 李嵩 《观灯图》
南宋李嵩所绘的《观灯图》,上面就画了一个供儿童玩耍的小象玩具,这小玩意做得栩栩如生。值得注意的是,画家还绘出了元宵节期间,最受儿童欢迎的玩具——花灯,两名童子手持提兔儿灯,一提瓜形灯,旁边的桌子上还放着一只走马灯。
提丝傀儡
宋人 《傀儡婴戏图》
宋人的《傀儡婴戏图》,便描绘了四名童子在表演提丝傀儡戏,宋朝社会也很流行木偶戏,宋人称之为“傀儡戏”,本来用于表演的傀儡,也被制成了儿童玩具。
木制滑梯
《婴戏图》
《婴戏图》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元人作品,图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上方那个巨大的木制滑梯,四名孩子正在玩这滑梯,这一图像史料无可辩驳地证实,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儿童滑梯了。
测风仪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虹桥的四角,立有四根木杆,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叫做“五两”。它因为由五两重的鸡毛制成而得名,这可是古代的测风仪,人们只要观察鸟头朝向,就可以判断风向。
罗盘
山西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中,有一名算命先生,我们可以发现他的腰间佩带着一个罗盘,也就是说至少在宋代就有罗盘了。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