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01日 20:20:28来源:头条号 作者:汉水银杉 浏览数:1575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原文】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正矣。”薄疑谓越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日::“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外储说右下》
【译文】赵简子派出收税的官吏,官吏请示征税的轻重。赵简子说:“不轻不重。如果收得重,那么利益就归了君主;如果收得轻,那么利益就归了百姓。只要官吏不从中捞取私利就成。”薄疑对赵简子说:“陛下的国中饱。”赵简子非常高兴得意,说:“怎么样?”薄疑回答说:“上面国库空虚,下面百姓贫饿,然而中间的贪污吏却发财了。”
【评析与应用】赵简子本意还是好的。他要官吏收税不轻不重,既不让百姓吃亏,也不让国家吃亏,而是取其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叫兼顾个人与国家的利益。因为收得过重,就会国富民穷;如果收得过轻,就会是民富国穷。无论是哪一个结果,于国于民都不利,所以最好就是取其中,只要官吏不利用收税的机会中饱私囊就行了。但结果恰好事与愿违:上面国库空虚,下面百姓贫饿,中间的官吏却肥了。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赵简子定的征税标准上。不轻不重,轻是多少?重又是多少?这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贪官污吏就钻了这个空子。他们一方面向百姓征以重税,另一方 面则向国库交以轻税,中间巨大的差额理所当然就被他们私吞了。但赵简子又不可能亲自去向百姓收税,他必须依靠这些官吏,而要防止这些官吏从中舞弊,道德良心是靠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明确规定税收的具体标准。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