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02日 19:21:03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张佳 浏览数:418 责任编辑:本站小编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如果您以为这只是一句歌词那就错了,6月2日在神禾塬上,数万亩小麦连片成熟,金色的麦浪与蓝天、白云和秦岭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面。
驾车走长安大道、过常宁宫,继续向东南方向行驶,一派田园风光开始逐一显现。翻滚的麦浪就在长安区王曲的中江兆村,因为自然原因,这里的麦田集中在地势略高的神禾塬上,干净蜿蜒的水泥路穿过连片的麦田,一望无际又充满生机。据附近村民介绍,这里耕种了数万亩小麦,麦收季节是塬上最美最繁忙的时候。微风吹过,金色的麦浪翻滚,青翠的秦岭妖娆,远处白色炊烟袅袅,偶一两处红色的帐篷矗立田间。无论是朝霞还是夕阳,秦岭脚下广袤无垠的麦田就自成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俗话说“麦熟一晌”,对农人来说,在忙活了一个春天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场收获。这里的麦田也已陆续进入收割的时间,从塬下一路往上,已经有零星的农家开始进行收割。因为是收割机作业,难免有遗漏的麦穗,辛苦耕作一季,农人们保持着颗粒归仓的习惯。在塬下,70多岁的老大娘挎着篮子在自家收割过的麦田里捡麦穗,她说:“都是粮食,都要拾回家”。以前,拾麦是小孩子在农忙时的工作,农村学校甚至还会放“忙假”,让小孩回家帮忙麦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联合收割机的大面积应用,让“拾麦”似乎已经成了中年人儿时的记忆。
吃过午饭,来地边看麦子的村民老刘说,收割一般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4点到6点进行,这个时间段麦子上没有露水比较干燥,又不会在中午暴晒时过分干燥导致收割时麦粒崩开。他说塬上的麦子再两天就能大面积收割了,如果遇上好天气,一个星期新麦就能晒干。收进粮仓的新麦,要变成当年的新面粉,还需要经过淘洗干净后,才能送进磨坊加工。
从一粒种子到一碗西安人割舍不下的“燃面”,需要一年的时光孕育,当所有的辛劳变成当季的新面时,碗里搅动着食物的芳香和收获的喜悦,最是满足夏收时!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