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 05:02:48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浏览数:774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去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物特展,展品来自陕西各级博物馆。
商周都是青铜文明的顶峰时期,但这个地区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没啥重器,无论从体量还是铭文上,都不“重”。与商代不同,这个地区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就是异彩纷呈了,特重特重要的比比皆是,比如著名的淳化大鼎、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利簋……,或者是重量级的,或者是铭文大段大段的,或者是体量和铭文具有的。
为啥两个时代出土的青铜器有这么大差别呢?因为此地在两个时代中的地位变了。商代,关中地区只是周部落的领地;西周,这里是西周的都城范围。
三千年前,周人来到宝鸡岐山脚下。这里沃野千里,周部落又是一个非常善于农耕的部落。“周”字在甲骨文中就是长满麦苗的方方正正的农田,周族的得名就是因为他们擅长农耕。周人在这片土地上很快崛起。从周文王的爷爷古公亶父带着族人来到周原开始,只经过四代、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到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时期就有能力对抗殷商了。最终小邦周战胜了大邑商,西周建立,都城设在镐京。
周原作为周人最早的都邑,镐京作为西周的都城,都出土大量的窖藏和墓葬,比如庄白一号窖藏、杨家村西周窖藏、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等,此次都有相关文物在展。
如果青铜器只是器型漂亮那也就只是艺术、工艺价值,青铜器的“重要”还要看上面的铭文。
周,上承夏商,下开秦汉,以“制礼作乐”确立礼乐文明的典范,使“礼制”成为之后历代王朝政治与文化的基石。
此次展览中西周部分的青铜器件件都是精品(去的比较晚,何尊和强盘已经撤展),讲述西周的礼乐制度,把西周的故事流传后世。
淳化大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重226kg,1979年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塬村西周墓出土,淳化县博物馆藏
淳化大鼎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青铜鼎(也是历代圆鼎)中最重的,重于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它造型独特,通常青铜鼎只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耳,而淳化大鼎在鼎腹还多出了三个耳,这样的造型也是独一无二的。
淳化大鼎造型浑朴,沉稳庄重,纹饰精美,可惜大鼎没有铭文,出土地也没找到墓主信息和其他信息。能做这么大鼎的人,身份自然不一般,但墓主人的身份和大鼎的身世都只能成迷了。
九年卫鼎,西周中期 共王,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
铭文记裘卫用车和各种皮革同矩伯交换土地的经过,是一篇土地交换的契约。
四十三年 (lai) 鼎(丙),西周晚期 宣王,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杨家村这块宝地多次出土西周青铜窖藏,2003年那次发现很大一个窖藏,出土青铜器数量之众、形体之大、精品之多、铭文之长、内容之珍贵、纹饰之华丽、保存之完好都是极为罕见的。
饕餮纹方座簋,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征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平盖兽面纹鼎,西周早期,1981年宝鸡纸坊头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呰 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宝鸡石鼓山西周墓3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
某方鼎,西周中期 穆王,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
43年逨(lai) 鼎(壬),西周晚期 宣王,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该鼎是杨家村窖藏中知名度较高的一组文物。43年逨 鼎共十件,此次展出的有(壬)和(丙)两个,壬和癸两件器形较小,不能通篇记铸,而将全文分为两部分,分铸于两件器物内壁,其余8件内壁均通篇铸录全文,铭文31行,计316字。
多友鼎,西周晚期,公元前9~前8世纪,1980年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西周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鼎腹底部附着厚达0.2厘米的墨灰,是长时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迹,内壁后方铸有铭文
高圈足簋,西周早期,1981年宝鸡纸坊头弓鱼国墓地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该器造型独特,较为罕见,类似高柄豆,器腹浅而圈足甚高,与常见簋 不同
单叔鬲,西周晚期 宣王,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伯多父盨,西周晚期,公元前9~前8世纪,1976年扶风县云塘村西周墓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折尊,西周早期 昭王,约公元前996年~前977年,1976年扶风县庄白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牺尊,西周早期,公元前11~前10世纪,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4号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出土一大一小两只相似的牺尊,可能是母子俩哦。它们“似鹿非鹿,似马非马”, 还带翅膀,还有一丢丢小尾巴,蹄子类似猫爪,带刺的。
牺尊有点呆有点萌,是一只想象出来的神兽,古人祭祀用的。
裘卫 盉 (he),西周中期 共王,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
记载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与矩伯换取十三田之事。
单五父方壶,西周晚期 宣王,约公元前827年~前871年,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院藏
对 罍,西周早期,公元前10~前9世纪,1973年陕西省凤翔县劝读村出土 陕西凤翔县文化馆
凤盖盉,西周早期,公元前11~前10世纪,1981年长安花园村西周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男铜人 女铜人,西周早期,公元前10~前9世纪,1975年宝鸡茹家庄西周墓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这组同人的着装特点是,对襟、无领袍服,左襟压右襟,有披肩,交领垂于胸,袍服特长,遮及足踝,窄口长袖至腕部。衣着大方,利落。
兽首调色器,西周早期,公元前11~前10世纪,1966年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三足鸟尊,西周早期,公元前10~前9世纪,1975年宝鸡茹家庄西周墓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这件鸟形尊重量轻,壁薄,内腹中空,铸造难度极高
丰尊,西周中期 穆王,公元前977~前922年,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丰 卣(you),西周中期 穆王,公元前977~前922年,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
叔五父匜,西周晚期,公元前885年~前771年,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院藏
伯各卣,西周早期,公元前11~前10世纪,1981年宝鸡竹园沟7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钟(甲),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
钟(乙),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
镈(bo)(丁),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
乳钉纹四耳簋,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宝鸡石鼓山西周墓4号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乳钉纹四耳簋厚重大方,线条上直曲结合,造型奇特,簋身周布尖凸的乳钉形装饰,四只簋 耳呈十字形分布,簋耳正面、侧面以及背面则分别饰有形态各异的牛头造型。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