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3日 13:56:00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安康书法 浏览数:712 责任编辑:秦岩总编
个人简介
刘旸光(1913—1996),名同,字旸光,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早年教书,后从政,民国时期先后任国民党陕西省神木县、石泉县、安康县等县党部书记长。1952年因历史反革命罪入狱,1975年获特赦,1990年历史问题得以平反。刘旸光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诵习诗文和经史子集,对书法尤为喜爱,青年时代就享有书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刘旸光在重庆拜识书法大师于右任,书艺大进。晚年寄情书法,孜孜以求,终成一代书法大家,被誉为汉水文化的杰出代表。
人物经历
刘旸光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诵习诗文史籍,对书法尤为酷爱,15岁入安康县师范讲习所插班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安康中学聘为教职员,其间经人介绍加入国民党。1984年安康香溪书社成立,刘旸光被推举为名誉社长。1987年加入陕西秦苑书社任理事,1989年举办个人书法展,这是安康解放以来首次个人展。1949年11月25日,时任安康县党部书记兼自卫团政工室主任的刘旸光,随自卫团起义,迎接解放。1952年5月蒙冤入狱,1973年刑满后留富平卤盐农场就业,1975年12月经陕西公安局批准转业回家。1990年4月24日,冤案得到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1991年,安康地区书法家协会成立,刘旸光被推举为顾问,199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造诣
刘旸光曾长期临摹汉魏碑帖和唐人书法,书法底蕴深厚。在从职或受训期间,结识了篆刻家侯石年。在章法布局上得到指点;在重庆结识了书法家周伯敏,学其“转指法”,复经周引见,拜识了于右任先生,书法上得到于右任悉心指点,眼界大开,书艺大进。多次参加各级举办的书展,常受聘讲授书法。运用书法之长,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对书法后学皆能热情指导和帮助,安康书界知名书家都得到先生的教诲。
理论著作
刘旸光不仅在书法上留下许多墨宝,而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书法理论。著有《临池偶得》《试论书法行笔中的偏锋》《书法的时代精神》《匠心》《关于书法创新的一封信》等多篇书论。纂有《刘旸光书法作品集》。
后世纪念
刘旸光去世22年后,陕西省安康中学于2018年12月建立刘旸光书法艺术研究中心、刘旸光书法艺术馆。
外界评价
刘旸光先生,80高龄,默默地蜗居安康城内,儿女不在身边,室内只有笔墨砚池伴随他。旭日临窗,把欢悦洒向素纸;月光入户,将情愫注入笔端,老人自得其乐,不改心志,终不知老之将至。观书作,满纸的豪情壮勇,满纸的奇崛朴茂,满纸的飞流瀑泻,满纸的文采风流,其署名处若不注明岁数,谁又能想到这是一位如此高龄的书家!刘先生写起字来,落笔迅疾如电火滚地,力能排山,仿佛漫不经心,却能臻于妙境,点划任性,而起落有致,结体开张,又神态自若,完全应了毕生修炼,终成正果的古训。山峰如碑,溪流若帖,先生平生与巴山汉水结缘,尤重雄骨,亦羡秀姿,学书之时,北碑南帖兼顾不弃,古人今人悉心揣摩。广泛师法,铸成自我。
【本站总编:秦岩 微信号:shaanture 新闻热线:13384928744】
本文二维码 分享朋友圈